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文件 >> 正文
百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百色市文化产业跨越 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百政办发〔2018〕31号
来源:百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表时间:2018-06-12   11:28:14 点击次数: 浏览字体:【 】 【打印】 【关闭
 
 
百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百色市文化产业跨越
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百政办发〔201831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百色市文化产业跨越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百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5月28
 
百色市文化产业跨越发展
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部署和《广西文化产业跨越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精神,为进一步推动百色市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升文化产业规模和水平,结合《百色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发展目标和要求,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文化强市的战略目标,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充分发挥我市文化资源优势,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以打造文化产业品牌为抓手,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二)发展原则。
坚持先进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服务人民为中心,发掘优秀文化资源,提升文化产品质量,讲好百色故事。
坚持改革创新。深化国有文化企业改革,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为重点,提升文化内容原创能力,加大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坚持融合发展。在制造业、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融入文化元素,促进文化产业跨产业、跨部门、跨区域渗透融合,推动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坚持聚焦突破。聚焦重点产业,扶持小微企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聚焦重点品牌,提高文化产业原创能力,做大做强品牌和创新主体。
坚持开放合作。进一步提高市场开放度,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推动文化产业产品、原创自主品牌走出去。积极推动跨区域交流合作,促进产业、市场要素流动、集聚、辐射。
坚持特色发展。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合理开发利用百色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资源,形成多元文化共举、多种类型产业协同发展的特色文化产业区域发展格局。
(三)行动目标。
2020年,全市文化产业规模明显扩大,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主体优势更为显著,集聚效应更加突出,文化产业引领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为显著。
产业规模明显扩大。传统文化产业规模和实力不断壮大,新兴文化产业竞争力持续增强,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总量的比重达4%以上。
产业结构更趋合理。文化内容产业、文化服务业快速发展,人均文化消费水平提升速度高于总消费水平,文化产业与制造业、旅游、农业等深度融合发展。
主体优势更加明显。培育1家骨干文化企业,新增3家以上规上文化企业,吸引区内外文化企业落户百色。
集聚效应更加突出。推动创建百色红色文化园,建设3个具有竞争力的特色文化小镇、4个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二、主要任务
健全文化产业体系,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布局,着力打造文化创意品牌,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提升文化产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全市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一)健全文化产业体系。
充分发挥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深化文化产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促进传统文化行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上,加大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力度,实行互联网+联和文化+发展战略,培植互联网时代文化产业新业态,促进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促进转型升级。继续引导上网服务、游戏游艺、歌舞娱乐等行业转型升级。促进高新科技在娱乐、工艺美术、文化旅游等传统文化行业中的应用,推进传统文化行业在内容创作、传播方式和表现手段等方面创新,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提升传统文化行业发展活力。(牵头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国资委、市科知局、市旅游发展委、市文新广电局)
壮大薄弱行业。着力培育演艺业,加快演艺基础设施建设和文艺演出院线建设,打造百色民族演艺品牌,吸引外地品牌走进百色。推动建成百色民族艺术剧院,重点策划推进大型歌舞剧《色》、民族歌舞精品《千姿百色》、革命历史题材山歌剧《百色记忆1929》等演艺精品创作,打造田州古城驻场演出剧目《布洛陀圣乐》、《瓦氏夫人》,培育靖西旅游精品演艺驻场演出。(牵头单位:市文新广电局,田阳县、靖西市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旅游发展委、市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委)
培育新型业态。加快发展以文化创意内容为核心,依托数字技术进行创作、生产、传播和服务的数字文化产业。促进动漫、游戏、网络文化、数字印刷、数字雕刻、体育竞赛等新型文化业态的发展。(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发展改革委、市体育局、市文新广电局)
推动融合发展。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消费品工业深度融合,提升产品附加值。以百色铝工业基地及所属铝工业生产、铝产品加工等企业为依托,重点提升产品的外观、结构、功能等设计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以靖西市旧州村、靖西县壮锦厂、广西隆林高凤民族服饰有限公司为重点,提升民间文化产品的设计水平,推动民族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有机结合,增加消费品的文化内涵和附加值,开发一批具有民族风格和特点的自主设计产品。(牵头单位:田阳县、平果县、靖西市、德保县、隆林各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文新广电局)
鼓励文化与建筑、地产等行业结合,以文化创意为引领,加强文化传承与创新,建设有文化内涵的特色城镇,提升城市公共空间、文化街区等人文空间规划设计品质,推动右江区特色文化街区鹅城文创园,田东滨江文化公园、高岭坡遗址公园,凌云浪伏小镇,靖西锦绣古镇、绣球城,西林那劳民族特色小镇建设。(牵头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委、市文新广电局)
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内涵,以旅游扩大文化的传播和消费。着力推进红色旅游、民族风情游、边关风情游等一批重点项目,满足广大群众个性化旅游需求。通过新型文化旅游营销,加大文化旅游品牌包装,深入挖掘一批人文典故、民间传说,与山地、湿地、湖泊等旅游资源相嫁接,整合、包装一批体验旅游、休闲旅游、乡村旅游、购物旅游、节庆旅游等各类跨界旅游项目和线路加快百色大文化城市建设,以右江区、田州片区和百东新区为核心,构建一体化城市发展。在核心区建设范围内,围绕新型文化旅游活动,以田阳县壮民族人文始祖文化为依托,构建壮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提升百色文化新高度。重点抓好百色创建历史文化名城、田阳县壮文化开发、靖西州鹅泉生态园、那坡黑衣壮古寨旅游度假区、凌云浩坤湖文化产业园户外栈道徒步观光游田林县定安镇西林教案遗址、岑氏宗祠旅游区西林宫保府旅游区、宫保风情岛休闲旅游度假区项目建设。(牵头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委、市旅游发展委、市文新广电局、市文旅公司)
推动文化产业与农业有机结合,支持发展集农耕体验、田园观光、教育展示、文化创意于一体的特色农业。重点打造右江区澄碧湖芒果产业核心示范区,田东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田东县国家芒果种质资源圃、天成(田东)国家农业旅游综合体,西林现代农业特色农业(沙糖桔)核心示范区项目。以田阳县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依托、以田东县获得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为契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强化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场所的创意和设计,提高产品创意、包装创意、活动创意和景观创意设计水平,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主体多元化、业态多样化、设施现代化、发展集聚化和服务规范化,不断提升中高端乡村休闲旅游产品供给能力。(牵头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局、市文新广电局)
推动文化产业与健康养老产业、壮医药文化、民族饮食文化的结合。依托凌云、乐业世界长寿之乡的美誉,举办长寿养生文化旅游节,发展长寿文化体验游;推动靖西端午药市与乐活城休闲养生、壮医药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广西平果布镜湖国际乡村旅游度假区打造中高端文化养生宜居地;依托百色丰富多彩的民族节庆活动,推广百色特色民族饮食。(牵头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卫生计生委、市民政局、市文新广电局、市乡村办)
(二)优化文化产业布局。
引导和支持右江河谷、南北两翼各片区根据自身文化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推动文化产业一核两群多点布局体系的形成。
一核:右江河谷文化创意产业核心区。依托右江河谷政治、文化、交通、技术、人才、资金优势,加快发展新兴文化业态,促进文化创意产业集聚。鼓励河谷各县区和经济开发区科学制定功能区域规划,形成各具特色、合理分工、重点突出的文化产业布局。支持河谷各县区完善文化消费基础设施,利用特色文化资源打造产业亮点。抓好百色市右江区鹅城文化创业园,百东新区东盟教育培训服务基地、百色欢乐小镇项目建设;推动田阳文化与旅游、田东文化与农业、平果文化创意设计与铝工业的深度融合。(牵头单位:百东新区管委会、右江区、平果县、田阳县、田东县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委、市旅游发展委、市教育局、市农业局、市文新广电局)
两群:一是南部三县边关风情文化旅游聚集群。利用沿边优势,构筑边疆文化长廊;统筹安排,加强中越边境地区政府间文化交流,引导民间文化交流,争取与越南高平省、河江省达成协议,开发胡志明跨国革命之旅,共享红色旅游资源依托边境地区旖旎的自然山水、别样的民族风情,大力发展休闲农庄、水上漂流、养生康体等文化旅游产业。重点支持德保矮马王国、中国龙邦越南茶岭跨境经济合作区、靖西市胡志明革命足迹之旅、那坡县黑衣壮古寨旅游度假区建设。(牵头单位:德保县、靖西市、那坡县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旅游发展委、市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委、市扶贫办、市农业局、市民政局、市文新广电局)
二是西北五县民族风情文化旅游聚集群。挖掘片区内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引导特色文化产业、民族风情旅游项目有序聚集,发展壮大一批特色明显、集聚度高的特色文化产业基地、旅游功能区。重点抓好凌云县浩坤湖文化产业园;乐业母里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区;田林县文化生态基地;西林县那来欧贵文化旅游体验区、普合句町古国文化旅游体验区、那岩壮族干栏式建筑文化旅游体验区建设。(牵头单位:凌云、乐业、隆林、田林、西林县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旅游发展委、市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委、市扶贫办、市农业局、市民政局、市文新广电局)
多点:一批特色文化小镇、特色文化街区和特色文化乡村分布点。鼓励各县(市、区)各乡镇依托自然禀赋、民族风情、文化资源,建设一批文化特点鲜明和主导产业突出的特色文化小镇、特色文化街区和特色文化乡村。重点支持右江区特色文化街区鹅城文创园、右江区福禄久布特色乡村旅游区百东新区欢乐小镇;田阳县百育特色小镇;田东县环球康养旅游特色小镇、祥周镇商贸物流小镇;平果坡造特色乡村旅游小镇、新安镇工业特色小镇;德保镇安古府;靖西鹅泉—旧州风情小镇;凌云县浪伏养生小镇;乐业火卖清凉小镇、牛坪运动户外小镇、花坪兰花旅游小镇;隆林德峨民族风情小镇;西林那劳壮剧文化村等项目建设。(牵头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旅游发展委、市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委、市文新广电局、市乡村办)
(三)打造文化创意品牌。
鼓励和引导文化企业提升品牌意识及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推动演艺、娱乐、艺术品、工艺美术、文化旅游、创意设计等行业品牌建设,培育和打造文化创意品牌。
1. 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产业品牌
加快推进民族节庆、民族文创、民族演艺等民族文化产业品牌的打造,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与产业发展双促进、双提升,形成体现百色特色的“千姿百色”民族文化产业品牌。
民族节庆品牌。进一步提升“壮族三月三”系列文化节庆活动的影响力,着力打造各民族传统文化节庆品牌。办好右江区端午龙舟文化节、大楞岑王庙会、阳圩山歌节;田阳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田东系列芒果文化宣传推介;平果“壮乡天籁”歌圩音乐节;靖西“端午药市”、“七夕绣球文化旅游节”;那坡彝族跳弓节;凌云朝里“吼喊”歌圩节、逻楼新寨蓝靛瑶节、浑水稀泥稻田庆丰收;乐业逻沙唱灯文化艺术节、甘田民间舞龙节、新化卜隆古歌节田林壮剧艺术节、壮族祭瑶娘;隆林苗族跳坡节、彝族火把节、仡佬族尝新节和壮族歌会;西林句町文化节、白马火把节、那来祭河神等民族特色文化节庆活动。(牵头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民宗委、市旅游发展委、市文新广电局)
民族文创品牌。加强政策扶持引导,培养、引进和储备区内外知名的创意设计企业和高级创意人才,为创意设计业发展提供核心支撑。推动民族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有机结合,形成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创意设计发展路径。促进创意设计与现代生产生活和消费需求对接,拓展大众消费市场。组织创意设计企业参加各类创意设计博览会及创意设计交流活动,加强创意设计业的交流合作。充分调动文化文物单位积极性,深入挖掘各类文物和非物质物文化遗产内涵,与文化企业合作,探索开发融合系列产品。重点支持和开发麽乜系列、壮锦系列、绣球系列、民族服饰系列、壮族刺绣系列文化创意产品。(牵头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商务局、市科知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文新广电局)
民族演艺品牌。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办民营演艺团体、开办演出机构、举办演出活动。鼓励支持各县(市、区)专业文艺演出团体开发民族风情文娱演艺节目。发展演艺培训业,鼓励兴办各类演艺培训机构,培养各类舞台艺术人才。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精品剧目,重点推出大型歌舞剧《色》、民族歌舞精品《千姿百色》、革命历史题材山歌剧《百色记忆1929》;田阳《布洛陀圣乐》、《瓦氏夫人》;田东红色情景剧《春到右江》、民族歌舞剧精品《芒果花》、歌曲《扶贫路上》;靖西壮族民俗风情情景歌舞乐《啯啦》;凌云县歌舞剧《泗水年华》;滇黔桂山歌乐业歌圩擂台;凌云县高山汉族祭礼民俗文化演艺;西林县唱娅王等项目。(牵头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民政局、市文新广电局)
2. 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品牌
发掘整合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加强地域文化元素与旅游产品的有机结合。深入挖掘已有旅游品牌的文化内涵,拓展和丰富景点景区的文化内容,精心策划和重点开发具有代表性的精品项目,着力抓好百色创建历史文化名城、田阳县壮文化开发、田东重走红军路红色旅游文化线路、靖西旧州鹅泉生态园、那坡黑衣壮古寨旅游度假区、凌云白毫茶文化体验基地、乐业中国·百色乐业国际天坑旅游节、乐业国际山地户外挑战赛、西林县宫保府旅游区、宫保风情岛休闲旅游度假区项目建设。按照“一地一品”的要求,举办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和商品展销会。(牵头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旅游发展委、市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委、市体育局、市文新广电局)
3. 富有现代风尚的文化娱乐品牌
娱乐品牌。鼓励发展集演艺、休闲、旅游、餐饮、购物、健身等为一体的城市文化娱乐综合体。提升娱乐场所品牌化、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和服务质量,鼓励娱乐场所跨区域连锁经营,鼓励连锁场所入驻城市文化娱乐综合体。科学规划、适度发展科技含量高、富有特色的主题公园,提升右江区星河水上乐园的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加快建设百东新区欢乐小镇项目。(牵头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百东新区管委会;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住建委、市文新广电局)
动漫品牌。搭建孵化和交流合作平台,支持举办动漫文化节,培育动漫企业。充分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注重本土创作,扩大取材范围,打造具有时代特征、体现百色历史文化内涵和特色风格的动漫品牌。鼓励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饰、玩具、电子游戏、文化商品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牵头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商务局、市科知局、市文新广电局)
4. 内涵丰富的原创文化产品品牌
建设艺术品、工艺美术品集聚区或基地,提升艺术品、工艺美术品质量,充分挖掘艺术品、工艺美术品的市场潜力,提高艺术品、工艺美术品知名度。
艺术品品牌。鼓励创作反映时代精神气质和内涵的优秀艺术作品,以及富有人文情怀和格调高雅、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积极构建艺术原创、学生评价、艺术品市场互为推进的艺术品业发展体系。促进艺术创作与市场需求对接、与生活结合,发展与艺术品相关的衍生产品商贸和旅游,培育艺术品消费市场。重点推广靖西农民画,打造农民画产业聚集区,并与靖西旧州鹅城生态旅游相结合,培育消费市场。(牵头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旅游发展委、市商务局、市教育局、市文新广电局)
工艺美术品品牌。坚持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相结合,提升工艺美术品品质,促进工艺美术业发展。鼓励工艺美术能工巧匠、传承人走市场化道路,积极申报民族工艺品和民族服饰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着力挖掘和展现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传统品种和手工技艺,培育以自然资源、人文传统为支撑的传统工艺美术特色集群。运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营销方式,加强品牌推广力度,结合特色旅游工艺品的加工,同时开展工艺观光和体验活动等。重点做好右江麽乜、田东木雕、德保麦秆花篮、靖西壮锦、绣球、夹砂陶、田林瑶族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技艺的传承、创新发展及营销工作。(牵头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旅游发展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商务局、市文新广电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全市各级政府要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坚持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业依法经营,建立健全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与发展改革委、财政局、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委、工业和信息化委、旅游发展委、国资委、工商局等部门的联系,按照职责分工,落实责任。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本实施方案提出的发展目标和任务,确保各项政策、重点项目有序推进,有效实施。
(二)落实发展政策。
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完善用地政策、拓宽投融资渠道。
——财税扶持政策。制定符合百色实际的文化产业发展扶持财税政策。进一步加大文化产业财政投入,把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文化产业扶持、文化遗产保护、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积极争取中央和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鼓励社会各界以捐赠、赞助等方式支持文化领域发展。落实鼓励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严格落实好国家税务总局针对从事数字广播影视、网络传输、数字出版、动漫游戏、文化创意、主题公园、体育拓展等文化创新型企业、文化高新技术企业或高新技术项目的增值税优惠政策。(牵头单位: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配合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用地扶持政策。将文化项目用地纳入各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并优先安排用地指标。重大文化基础设施和标志性文化工程、高新技术文化产业项目用地优先予以安排。积极保障文化旅游项目发展用地及供应,采取多方式供应建设用地。积极保障新建的公益性文化设施所需用地采取划拨方式供给,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用地采取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供给,并出台有关优惠政策给予支持。对国有企事业单位将划拨土地用于文化产业项目的,经依法批准可以作价出资或者授权经营方式处置其划拨土地使用权。(牵头单位:市国土资源局、市财政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国资委、市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委;配合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文化投融资政策。建立多元化的文化投融资机制,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降低信贷门槛,创新金融产品,加大对文化企业的金融支持。积极鼓励国有、民营、外资、合资等多种经济成分参与百色的文化建设。积极扶持文化企业上市融资。拓宽文化融资渠道,扩大文化融资范围,凡是法律、法规没有禁止进入的文化产业领域,各类资本均可进入;凡是向外资开放的文化产业领域,都向内资开放;凡是对本地区企业开放的文化产业领域,全部向外地企业开放。(牵头单位:市财政局;配合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扩大招商交流。
以产业重大平台和重要项目为依托,整合各类招商资源和载体,建立文化产业招商项目库,创新项目招商机制,定期举办文化产业项目对接会,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招商行业项目引资。在此基础上,以我市特色地域文化元素为重点,组织文化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文博会,主办或承办各类交易展会,促进文化产品生产、销售、展示与交流。(牵头单位:市投资促进局、市文新广电局;配合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四)强化人才支撑。
大力培养、造就和凝聚高层次、创新型文化产业人才,建设一支懂文化、精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人才培养。推动文化产业相关学科专业建设,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开设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和课程,发挥高等院校、培训机构、文化企业各自优势,推进产学研用合作培养人才。(牵头单位:市教育局;配合单位:市文新广电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人才引进。出台文化产业人才引进政策,着力引进高层次文化产业人才、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配合单位:市文新广电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人才培训。制定和实施文化产业人才教育培训计划,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文化产业人才培训体系。(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配合单位:市文新广电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五)加强宣传支持。
从市级层面加强对全市文化产业品牌的宣传,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及微信公众号重点推广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文化旅游融合项目、特色小镇及民族节庆、民族文创品牌,提高文化产业对市内外投资商、客商及游客的吸引力。(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新广电局;配合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